一听到核辐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感到心有余悸了?记得在去年3 月日本核泄漏事故后,我国国内流言四起,结果造成超市各类盐制品销售一空,而各种海产品却一路滞销,人们对于核辐射的恐慌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核辐射是什么,有如此恐怖吗,接下来电磁辐射分析仪厂家讲解应该如何防范。
要了解核辐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电离辐射。专家表示,电离辐射就是那种会引起物质电离,破坏分子结构的辐射,核辐射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α 射线、β 射线、γ 射线也都属于电离辐射的范畴。在电离辐射中,有两种不同的辐射会作用于人体,那就是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存在于我们整个自然界。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我们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电离辐射。要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据介绍,电离辐射的强度单位是希沃特(Sv ),1Sv 等于1000mSv ,如果每年人体吸收的电离辐射剂量在100mSv 以下,对身体没有明显的伤害;如果在400mSv ~1000mSv 就会产生呕吐与头晕症状,严重者会昏厥。
而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会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影响,主要人工辐射源就包括刚才所说的核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源还有医疗照射等等。体检大家都经历过吧?体检中的CT 等就是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它们对检查和治疗人们的某些疾病有着重要作用。据专家介绍,每次X 光检查的辐射剂量随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的检查辐射剂量较小,比如四肢和关节部位为小于0.01mSv ,胸透为0.02mSv ;而某些特殊检查剂量较大,比如钡餐为3mSv 。
对人体而言,如果长时间接受较高强度的电离辐射有导致癌症的可能性。因为这些辐射有可能导致正常的体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就成了癌细胞。那么,如何来做好这些辐射防护呢?
专家告诉记者,首先要缩短受照时间。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因此,在某些工作场合下,工作人员不得不在辐射场内进行工作,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就必须采取轮流、替换的办法,限制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将每人所受的剂量控制在限值以下。其次要增大与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是随离开源的距离增大而减少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采取远距离操作。如采用不同功用的长柄器械或机械手进行远距离操作,使控制室或操作台与放射源有足够的距离等。再是设置防护屏障。常用的屏蔽材料只要所用物质其厚度足以将辐射衰减到所要求的水平,则大多数物质都可用作辐射的屏蔽材料。如水、砖、混凝土以及铅、铁等重金属和含铅制品。